新聞資訊
NEWS砥礪奮進七十載,天山南北綻新顏。25日上午,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成立70周年慶祝大會在新疆人民會堂隆重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慶祝大會。

無人機拍攝的喀納斯景區(qū)風光(新華社)
七十載歲月如歌。在這片占祖國六分之一疆域的廣袤土地上,新疆各族人民在黨的堅強領導下篳路藍縷、艱苦創(chuàng)業(yè),描繪出一幅幅波瀾壯闊的輝煌篇章。70年來,新疆電力行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大變化。
作為能源電力水利和基礎設施領域的國家隊、主力軍,中國能建全面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新疆工作的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深入落實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以實干為筆、以創(chuàng)新為墨,在深山峽口筑起巍然大壩,在茫茫沙海捕風光綠電,在千里走廊織就縱橫電網……繪就一幅能源發(fā)展與民生幸福相融合的時代畫卷,深情書寫與邊疆同成長、與時代同奮進的動人篇章。
筑基潤疆 繪河湖安瀾圖景
9月20日,新疆阿克蘇溫宿大峽谷間傳來振奮人心的消息——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正式啟動下閘蓄水。
這座壩高247米的世界最高混凝土面板砂礫石壩,建成后每年將為塔里木河輸送34.2億立方米生態(tài)水,讓下游800余萬畝灌區(qū)的旱塬有望化作良田。

新疆大石峽水利樞紐工程
“之前種小麥和核桃是看天吃飯,現在大壩建起來,農田用水有保障,明年收入有指望!”項目部后勤人員、溫宿縣尤喀克斯日木村村民圖爾貢·謝木西目光追著從閘口奔涌而出的水流,語氣里滿是對好日子的期盼。
這座“世界高壩”的崛起,蘊藏著破解極端水利難題的智慧。面對地質復雜、氣候多變、高地震烈度等極端條件挑戰(zhàn),中國能建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性地將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仿真、區(qū)塊鏈等智能化技術貫穿工程全過程,續(xù)寫了新時代“天工開物”傳奇。最終,工程創(chuàng)造了提前8個月實現大壩到頂的紀錄,成為全球首座全過程智能建設的砂礫石面板堆石壩。
“大石峽不只是高度上的‘世界第一’,更開創(chuàng)了超高壩智能建造的新范式?!敝袊こ淘涸菏跨姷侨A如是評價。
大石峽的實踐,是中國能建深耕新疆治水興水的生動縮影。從帕米爾高原到葉爾羌河畔,從昆侖山北麓到戈壁綠洲,能建建設者們以一個個水利工程為錨,為這片土地筑牢水安全根基:下坂地水利樞紐已平穩(wěn)運行15年,每年2.33億立方米春灌水源滋養(yǎng)著塔里木河流域的草場與農田,織就綠色生態(tài)屏障;有“新疆三峽”之稱的阿爾塔什水利樞紐,憑“庫堤結合”防洪體系終結葉爾羌河千年水患,年發(fā)電量可點亮220萬戶家庭的燈火;玉龍喀什水利樞紐在極寒酷暑中攻克100米高差開挖難題,用智能溫控與邊坡雷達監(jiān)測技術,筑牢高原水脈根基......

新疆玉龍喀什水電站
“以前洪水一來,房子和田地說沒就沒,夜里總睜著眼睛等天亮;現在大壩擋在前面,再也不用擔驚受怕了?!鄙嚳h霍什拉甫鄉(xiāng)村民瑪爾江古麗?圖爾蓀的話,正是能建治水工程浸潤民生的最好注腳。
70載風雨兼程,新疆治水圖景早已從“靠天吃水”變?yōu)椤翱茖W用水”。如今,策勒河昆侖水利樞紐、吐米亞水利樞紐、紅山灌區(qū)引水干渠等項目加速推進,中國能建始終以水利建設國家隊之責,將一座座“治水工程”轉化為“富民工程”。塔里木河碧波蕩漾,葉爾羌河兩岸綠意盎然,南疆棉田收成穩(wěn)增,這流淌的“幸福水”,既是能建服務“治水興疆”方略的生動實踐,更是央企與邊疆人民同心筑夢的歷史見證。
追風逐日 澎湃綠色動能
廣袤的戈壁灘上,銀白色風機葉片迎風轉動,深藍色光伏板向陽而列,閃亮的吸熱塔巍然矗立,如今已成新疆一景。

新疆哈密“光(熱)儲”1500MW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
7月中旬,新疆哈密“光(熱)儲”1500MW多能互補一體化綠電示范項目汽輪機基礎完成澆筑,標志著這個由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全球單期最大“光熱儲”一體化項目取得關鍵進展。該項目可達成“白天光伏發(fā)電、夜間光熱補足”的全天候供電模式,實現儲熱型光熱與光伏的深度耦合?!斑@一成果將推動光熱發(fā)電裝機容量實現由50兆瓦到150兆瓦的跨越式發(fā)展,使新一代光熱技術向大容量、高參數機組方向邁進?!表椖拷浝韽垈ヲ湴林橐缬谘员怼?/p>
同樣在哈密,9月18日,中國能建總承包建設的全國最大“線性菲涅爾”綜合能源示范基地10萬千瓦光熱電站全系統(tǒng)并網發(fā)電。而80公里外的中國能建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fā)電項目,早已憑借14500片定日鏡綻放的明亮“太陽花”,成為“門面+顏值”擔當,備受全球關注。

新疆哈密50兆瓦熔鹽塔式光熱發(fā)電項目
新疆的風能、太陽能資源豐富,是國家“十四五”規(guī)劃綱要中明確的大型清潔能源基地。中國能建發(fā)揮自身全產業(yè)鏈和投建營一體化優(yōu)勢,將天山腳下的風、戈壁灘上的光,轉化為穩(wěn)定可靠的綠色電能,為新疆發(fā)展和疆電外送注入澎湃動能。
在吐魯番,中國能建投資建設的1吉瓦光熱+光伏一體化項目首批光伏組件已成功并網;在喀什,英吉沙500兆瓦光伏治沙項目令荒漠變“藍?!?;在烏魯木齊,50萬千瓦風電項目發(fā)電量可滿足約30萬戶家庭需求;在昌吉州,阜康20萬千瓦/80萬千瓦時共享儲能項目,填補了當地共享儲能空白......
截至2025年,中國能建在新疆參與建設的新能源項目總裝機容量突破千萬千瓦,為新疆打造國家能源戰(zhàn)略基地提供了堅實支撐,讓光伏“藍”、沙漠“黃”、生態(tài)“綠”在天山南北和諧共生。
能源動脈 綠電奔涌貫九州
6月10日,伴隨著一聲合閘指令,由中國能建參與設計的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正式投產送電。僅需0.007秒,這條長達2226公里的“電力高速公路”便能將新疆的風光綠電“閃送”至重慶,讓戈壁的清潔電力在呼吸間點亮巴渝的萬家燈火。
作為國家“十四五”重大工程和首批“沙戈荒”新能源基地外送項目,哈密—重慶工程肩負著打通綠電外送大通道的特殊使命。

哈密—重慶±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面對戈壁強風、高山絕壁等極端環(huán)境挑戰(zhàn),中國能建工程師以多項技術創(chuàng)新助力工程建設。在新疆大風區(qū),鐵塔設計風速提升至35米/秒、38米/秒,相關成果被納入2023版典設庫。針對采空區(qū),團隊設計出全高171.8米的川渝山區(qū)最高單回路特高壓角鋼塔。在重慶渝北換流站,團隊創(chuàng)新采用樹枝狀接地極設計,巧妙化解丘陵地區(qū)復雜地形下的技術難題;通過運用三維輔助設計將直流場尺寸壓縮至286米×119米,創(chuàng)造了國內直流換流站極限空間利用的新紀錄。
“我們針對大風、沙塵暴、嚴寒等極端條件,通過一系列技術創(chuàng)新,克服了風致振動等難題,為工程奠定了堅實基礎。”中國能建巴里坤換流站設計總工程師應捷說。
如今,哈密—重慶工程的綠電效益正日益顯現。投產不到一個月,累計送電量已突破10億千瓦時。“疆電入渝后,企業(yè)供電可靠性顯著提升,為我們擴產增效和產業(yè)鏈升級奠定了堅實的能源基礎?!敝貞c一家制藥公司車間主任說。在今夏重慶持續(xù)37℃的高溫炙烤下,來自新疆的清潔電力為山城送去了清涼,保障了111萬戶居民的“空調自由”。解放碑的巨幕上,“重慶電量滿格,歡迎來烤!”的標語,正是這條能源動脈惠及民生的生動寫照。

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從哈密—鄭州±800千伏工程,到世界首個±1100千伏昌吉—古泉工程,七十載砥礪奮進,中國能建在新疆織就了一張以特高壓為骨干的綠色能源網,而哈密—重慶工程是這張網上的最新篇章。
這些縱橫馳騁的能源動脈,不僅將新疆的“風光”資源轉化為發(fā)展優(yōu)勢,更構建起東西部能源協作的新范式。中國能建的建設者鋪就的不只是輸電線,更是區(qū)域協調發(fā)展的橋梁。從天山腳下到長江之濱,一座座鐵塔托起的,是清潔電能的奔騰浪潮,也是實現“雙碳”目標的堅實足跡,為中國經濟社會高質量發(fā)展注入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石榴花開 繪就幸福同心圓
“從城南到城北,原先需要80分鐘,現在縮短到了40分鐘,我真是做夢也想不到?!敝袊芙ㄒ灼樟π陆乒舅鶎贋跏忻癖竟_克族員工吾買爾別克·沙力談到烏魯木齊市地鐵一號線通車時的場景,仍然非常興奮。因為,這條地鐵線路的背后,有他和同事們的努力——他所在的公司,為烏魯木齊地鐵配送民爆器材,四年來完成了上萬次配送。
吾買爾別克·沙力是中國能建易普力公司推進屬地化的一個縮影。據統(tǒng)計,通過提供多元化的就業(yè)方向,該公司近十年面向社會共吸收優(yōu)秀人才千余人;助推區(qū)域經濟發(fā)展,融入自治區(qū)“十大產業(yè)集群”建設,將“黑色燃料”轉化為金色動能,讓能源發(fā)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
被同事們親切地稱為“別克師傅”的沙力,在與企業(yè)發(fā)展同行的同時,他也相繼實現了“住房夢”“汽車夢”?!?018年以前住的是小平房,沒有燃氣,最怕下雨,生火做飯都很困難?!爆F在,別克師傅的家有100多平方米,水晶燈、電視機、實木沙發(fā)等家電家具一應俱全,兩米長的茶幾上,待客時總是擺滿了奶茶、馓子、奶疙瘩等美食。
當別克師傅的女兒考上北京外國語大學,公司工會第一時間送上“金秋獎學金”。“十分感激公司在困難時期給予的幫助和關心?!彼麜r常告誡女兒要認真讀書,將來回疆為家鄉(xiāng)的建設作貢獻。

別克一家在新房合影
新時代黨的治疆方略,堅持把社會穩(wěn)定和長治久安作為新疆工作總目標,要求始終把增進各族群眾福祉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中國能建積極踐行央企責任,以服務新疆發(fā)展大局為己任,用心用情助力邊疆建設,在民生改善、產業(yè)賦能、生態(tài)守護、公益幫扶等領域精準發(fā)力,用實際行動書寫“央企為民”的時代答卷,項目建設到哪里,民族團結之花就開到哪里。
在和田地區(qū)墨玉縣,中國能建承建的農村道路硬化工程覆蓋8個鄉(xiāng)鎮(zhèn)23個行政村,累計修建水泥路127公里,徹底改變當地“晴天揚灰路、雨天泥濘路”的現狀,惠及村民4.2萬人,讓農產品運輸時間縮短近1小時,直接帶動紅棗、核桃等特色農產品外銷增收。
在北疆阿勒泰地區(qū),面對冬季嚴寒、供水管道易凍裂的難題,中國能建團隊創(chuàng)新采用“深埋+保溫層”施工技術,完成6個鄉(xiāng)鎮(zhèn)的安全飲水改造工程,鋪設供水管網380公里,新建蓄水池12座,使當地群眾飲水達標率從78%提升至100%。
在喀什地區(qū)疏附縣,中國能建援建的“能建希望小學”投入使用,配套建設多媒體教室6間、圖書館1座,捐贈教學設備價值80余萬元,累計資助貧困學生230余名,幫助當地適齡兒童入學率提升至99.8%。
針對新疆部分偏遠地區(qū)醫(yī)療資源匱乏的問題,中國能建聯合地方衛(wèi)生部門開展“健康邊疆行”活動,組織醫(yī)療專家團隊深入11個鄉(xiāng)鎮(zhèn)開展義診,服務群眾5600余人次,捐贈藥品和醫(yī)療設備價值150萬元,并為鄉(xiāng)鎮(zhèn)衛(wèi)生院培訓醫(yī)護人員120余名。
巍巍天山流金彩,莽莽昆侖盡歡顏。新征程上,中國能建將聚焦能源電力水利主責主業(yè)和相關多元業(yè)務,以天山為基,以綠能為筆,與新疆各族人民一道,讓幸福如石榴花般紅火,繪就高質量發(fā)展與民族團結的壯美畫卷。